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总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华大浪横朗社区福龙路旁恒大时尚慧谷大厦7栋C区309
联系人:吴先生15813815570
吴小姐: 18820909626
邮箱 :122797863@qq.com
公司邮箱:2008fei-long@163.com
香港分公司地址: 香港新界元朗洪水桥30号
货单查询
国外物流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发布日期:2014-11-26 08:32:31
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和我国物流界跨出国门,国内外物流的研究逐步成为物流研究的一个“热点”,推动了我国物流实践的发展。我们应当依据我国国情,大力地借鉴国外物流发展经验,学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物流运作模式,形成我国自身的供应链模式;学习发达国家对物流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逐步缩小我国物流与国外物流的差距,使我国的物流产业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关于物流的概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85年的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流入、流出、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欧洲物流协会的定义是: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如果不经过这些活动,物就不能移动。
中国自古以来,同样就存在物流活动和物流业,但是中国物流概念的产生比较晚,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外国引入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为恢复国民经济派了一个考察团到美、日等国考察,在美国学到了Physical Distribution,在日本学到了“物流”,在中国我们则统称为“物流”。我们认为,物流是包括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包括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其实,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物流概念来说,中国的物流概念是最确切、最稳定的。由于汉字表述的优越性,中国的“物流”两个字,既简练又确切,既深刻又易懂。在国外的物流概念换了一个又一个的时候,中国的物流概念始终没有换,比起众多的物流概念来说,中国的物流概念是一个比较好的物流概念。
2与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借鉴学习国外物流业发展中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尽快发展我国物流业。
2.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如我国铁路密度小;公路里程少;港口吞吐能力低、规模小等,这使我国长期以来物流方式严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另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目前,各地盲目发展物流园区已有上百家,有的城市一下子要建六七个物流园区。现在看来,多数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发达国家因为物流业研究起步较早,具有总体的基础设施规划,如美国高速公路建设于20世纪40年代,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则从1956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基本建成80%。因此,1998~2002年,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我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在现代物流方式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物流基础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 283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幅最高一年。
2.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国际货代、船代、快递、网络信息服务等业务都有很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又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审批,物流企业反映很难拿到所需要的市场准入证。近年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几个物流发展较快的省市,相继成立了物流的综合管理协调机构,把有关的政府部门组织起来协调物流的管理,显著地提高了效率。但是,在中央政府层面有关部门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是一个强政府国家,特别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纵观世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政府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都是比较大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的物流政策,对美国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现行的与物流有关的政策规定多是有关部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分别制定的,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受管理体制、行业垄断、部门保护和地区封锁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发展环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部门和地方的各种审批繁多;现行税收管理办法不适应物流发展需要;货物运输的“三乱”现象严重;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物流经营在海关、城市交通、技术标准、企业融资等方面还存在困难。所以,全国人大、政协代表及物流企业、专家学者多次呼吁政府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3人才培养
缺少物流人才是制约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人才培训市场也“热”起来,成为培训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另外,在高校学历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表现在普遍把培养高级物流经理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实际上物流业是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综合,据美国的一项统计,高级物流经理中只有14%是接受物流专业学历教育的,其他的来自其他各领域的人才。物流业的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型,高级物流经理位于高端,而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初期大多位于金字塔的底层,所以首先要把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相当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从发达国家几十年物流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才能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样性。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在相当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和学院中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都是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同时也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其中,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也包括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教育系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最经济的方式。发达国家除了在高等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外,各种非正规的培训也非常普遍。物流行业协会和高校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既涵盖整个物流流程,又各具专业针对性、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大纲,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所需课程。同时,欧美日等国家都建立了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工作。
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政府通过指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面向全国培训师资,聘请国内外专家授课,或组织到国外实地考察;大专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物流专业,培养出更多适合我国物流发展的人才。与此同时,劳动、人事等部门可以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2.4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有相应的政策、法律作保障。例如日本1997年制定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明确了在物流领域里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和企业引导的一系列措施,并提出了日本物流业到2001年实现能够提供亚太地区一流快捷物流服务的发展目标。美国从物流一体化到商务电子化等现代供应链模式都有了相关的物流法律。
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发展产业政策和一套完备的物流法律体系。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出台的推动物流发展的有关政策或法律规章,又多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考虑,往往带有地方或部门的保护色彩,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长远看来必将延缓跨地区、跨行业、全国统一的物流市场的建立,阻碍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物流大市场的建立。
国家有关部门如经贸委、计委在大力支持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面的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和经验,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财政、税收政策,积极引导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以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文章来自www.feilonghk.com, 深圳飞龙中港物流有限公司,专业中港物流,中港车队,一条龙服务!热线电话:13434405967